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关于2009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2015-10-30 17:45:00 来源:河北省扶贫办

(2009年2月11日)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标准、任务、重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工作对象、扶贫标准等重大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全省扶贫开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三个确保”要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社会帮扶,扶贫思路进一步拓宽,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下达我省财政扶贫资金59870万元,省本级安排11000万元,投入扶贫贴息贷款7.2亿元。各有关部门、社会各个方面也向贫困地区整合投入了大批资金,做了大量工作。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稳定解决了20.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

2009年是我省扶贫开发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一是农村扶贫对象规模大。在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后,全省农村扶贫对象有近400万人,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二是脱贫难度大。目前剩下的扶贫对象集中分布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发展滞后的地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三是面临的困难多。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冲击将不断显现,最后受打击最大的很可能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尤其是冬旱的持续发展,对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更是雪上加霜。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做好2009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扶贫开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停滞。2009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整村推进为抓手,深入开展“实施细胞工程,建设十有家庭”活动,继续搞好产业化扶贫,大力提升“雨露计划”质量,搞好移民扶贫,深化“四帮一”扶贫工程,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完善创新工作机制,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做出贡献。

全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的目标是,稳定解决20万农村扶贫对象的温饱问题。

为实现这个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力度

1、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2007年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今后将根据年度物价指数对扶贫标准做出新的调整)。我省要认真执行国家的规定,工作上坚持高标准,帮扶上要做到全覆盖。各地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分级扶持的原则,在抓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村)的同时,在市、县财力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面上贫困人口的扶持,确保将中央提出的对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要求落到实处。

2、进一步瞄准贫困人口。要结合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政策的衔接,建立完善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和监测机制,完善贫困农户档案。要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主要任务,坚持“扶贫原则”和“差别政策”,严格落实对贫困户“首扶制度”,确保工作进村入户,绝不能不分贫富一起扶,更不能弃穷扶富。

3、继续搞好整村推进。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支持力度的意见》(冀发[2003]11号)和国家13部(办、局)《关于共同促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国开办发[2008]27号)的精神,各负其责,加大投入,完成在整村推进中担负的水、电、路、讯、校、医、沼、文、体、室等任务。按照国家“三个确保”要求,继续加强对老区重点县贫困村的扶持。市县财力要进一步向民生倾斜,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全面兑现竞争评审时的承诺,加大投入,加强资源整合,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深入推进“四大扶贫项目”建设,提高扶贫项目建设质量

4、开展以“两周转”为载体的“实施细胞工程,建设十有家庭”活动。全省扶持6万户贫困示范户,做到项目谋划、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社会帮扶“四到户”,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5、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强化市场意识,处理好扶贫到户与规模发展、标准化生产的关系,着力提高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率、合作组织覆盖率、专业小区产出率,减少零星分散、不便管理检测的生产。继续以贴息等办法支持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引导群众建立扶贫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养小区,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小区+农户的产业扶贫路子,探索项目到户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相统一的发展模式。为了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仿照国家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的做法,我省也要集中一定数量的财政扶贫资金,扶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搞好连片开发试点。

6、积极实施“提技能促就业”工程,加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深入探索“雨露计划”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由短期培训向职业教育转变,由以向外输送劳动力为主向素质培训、定单培训和证书培训转变。

7、大力推进移民扶贫。认真落实省政府扶贫移民搬迁规划,以帮助特困家庭移民为突破口,以建设移民小区为重点,推动贫困村整体搬迁。省级移民扶贫资金优先支持移民小区建设,对整村搬迁中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实行差别化扶持,非贫困户除享受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外,不得享受扶贫资金支持。各有关部门要集中支持移民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把移民小区建设成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和扶贫成果的展示工程。

三、深化“四帮一”扶贫工程,提高社会帮扶成效

8、建立健全考核督导机制。将帮扶工作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精神文明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对领导重视、工作积极、帮扶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不重视、不积极参加扶贫工作的单位通报批评,并不得评为年度精神文明单位。

9、加大帮扶到户力度。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要下移重心,进村入户,帮助群众建设一批稳定增收的脱贫项目。继续开展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等活动。

10、创新帮扶机制。经济强县、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与贫困地区开展经济协作,通过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

11、积极争取中直定点帮扶单位的支持。结合中直定点帮扶工作进行调整的实际,积极做好争取中直单位到河北定点扶贫的协调工作。引导帮扶单位进村入户帮扶的同时,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对我省贫困地区进行支持和帮助。

四、创新完善长效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12、扩大村级互助金试点。以财政扶贫资金为主导,吸引部门帮扶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农户入股资金参与,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覆盖面。全年互助金试点要按第三批村数的15%安排。加强监管和指导,做到循序渐进,规范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13、完善“两周转”项目运作机制。改善对扶贫周转项目的管理,今年对扶贫项目原则上实行资金周转,原来的扶贫入户项目周转一遍后,提倡变现建立互助金。

14、增加到户贷款项目贴息额度。加大对到户扶贫贷款贴息力度,一次投入多的入户项目,主要靠贴息支持,发挥倍增效应。对到户贷款贴息工作突出的县,在贴息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

15、积极稳妥地推进扶贫到户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试点。在坚持以户为单位建设扶贫项目的同时,允许有困难的家庭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将国家扶贫到户资金集股到大户或公司、协会、合作社,用股份合作或合作经营的办法,由大户或能人统一管理和经营,获利后按股份分红或保息分红,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收益。对这项试点,有关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确保贫困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五、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政策的有效衔接

16、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政策的有效衔接。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09]1号)的精神,进一步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我省确定武强县为试点县。扶贫、民政部门要按照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减少交叉、严防遗漏的要求,加强协调,制定完善试点方案,精心组织指导,搞好试点工作,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六、及早谋划2010年后的扶贫开发工作

17、搞好2010年后扶贫开发工作调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今年将就2010年后扶贫纲要开展联合调研,并要求各省区市抓紧制定本省调研计划。我省成立由一名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在积极配合国家统一调研的同时,适时启动我省2010年后扶贫调研工作,对2010年后的扶贫战略和政策进行研究。

七、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18、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纳入议程,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省本级预算安排财政扶贫资金要逐年增加。要加强对各类扶贫资金的整合,加大集中配套投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加大扶贫投入,加强资源整合,加快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共同做好整村推进中的各项工作。扶贫办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当好参谋助手,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做好2009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