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把我变成农民”——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科技扶贫纪实

2016-02-14 11:01:00 来源:光明日报

“把我变成农民”

——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科技扶贫纪实(上)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宋国强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08日 03版)

  稀疏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裳,长满茧子的双手——58岁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站在人群里,活脱脱一个农民形象。

  30多年来,李保国在山里“务农”的时间年均超过200天,成了一个不打折扣的“农民教授”。

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

  “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李保国说,“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

  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十分贫困。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最急迫的愿望。

  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河北省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

  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李保国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生活常态。晚上则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活土层。土从何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一个个难题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柴油灯的陪伴中不断得到解决。

  李保国提出方法:“聚集土壤,聚集径流”。通过“双聚”措施,前南峪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呈现“洋槐头、果树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1996年,50年一遇的暴雨重创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青葱依旧。如今的前南峪,林木覆盖率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人均年收入达1.06万元。

  深山区治理行得通,丘陵地区如何呢?李保国又将目光投到干旱的太行山丘陵地区。

  临城县凤凰岭,鹅卵石密布,干旱缺水,开发难度大。村民们说,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再种还是死。

  他们找到了李保国。

  李保国和群众一起,通过采样发现,表层是乱石滩,下面是礓石层,礓石强碱性,乱石滩不存水,根本种不活树。

  “把礓石刨出来,换上土不就可以了吗?”在李保国指导下,绿岭公司在干旱丘陵岗地开辟了治理战场。

  凭借李保国“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的荒岗治理技术和“有机肥改土、养鸡治虫、大树开心、见枝拉平”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荒岗披上绿装。

  这些技术成果被荒岗丘陵区农民“复制”,仅邢台市薄皮核桃就发展到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绿岭”品牌还被评为驰名商标。

  如今,邢台市西部140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农民过上了富裕日子。李保国由此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全国绿化奖章、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能够被农民认可,是很荣幸的事儿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服务。”李保国说,农业科技人员的使命,就是为农民提供最有效的服务;能够被农民认可,是很荣幸的事儿。

  在前南峪时,他和妻子郭素萍都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夫妻俩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不得已,他们只好把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成了地道的“山里人”。

  “我们的课题叫小流域的立体开发,所以好多村民都管我儿子叫‘小流域’。”李保国指着老照片说。

  李保国的家在保定,如今,孙子是他的心头肉。前不久,很长时间没回家的李保国风尘仆仆回到保定市家中,一把将孙子抱了起来,在小脸上亲了又亲。刚会说话的孙子有点蒙,问了句:“你是爷爷呗?”一句话,李保国的眼泪一下出来了。为了绿山富民,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李保国无悔。他走过的山区,已经发生巨变,山绿了,人富了。

  “常年奔走在山里,和果农们熟了,特别有感情。”李保国说,乡亲们家里做了好吃的,都爱把我往家里拽。有时候,还真左右为难,一天得吃五六家的饭。不去,不好意思。

  有一次,李保国行至内丘县摩天岭村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他下车察看,被村民认了出来。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人群中有人喊道:“快把我家院墙推了,让李老师的车过去!”没容李保国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硬是将路边一堵土坯墙围成的农家院扒开一个三米多宽的缺口,让车通过。那时的场景,李保国至今难忘。

  “做这样的农民教授,值!”李保国说,自己的根已经扎在大山里,睁眼闭眼全是沟沟坎坎、乡里乡亲。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宋国强)

“把农民变成‘我’”

——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科技扶贫纪实(下)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宋国强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09日 03版)

  深冬的太行山,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在河北邢台前南峪村,裹着厚棉衣的李保国来到了苹果园里。

  “李老师快给我们讲讲,冬季的苹果咋管理?”村民们急切地围上来。“‘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一手持剪、一手拿锯,手起枝落。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

  “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李保国说,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把技术学到手,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

  1981年,第一次到前南峪建滩队指导苹果管理,年轻的李保国遭到了质疑。队长郑津玉问:“你多大了?”李保国说:“我58年生。”郑津玉说:“我56年就开始管苹果了,我们这儿来的教授多了。”李保国说:“给我100棵树。”

  一年后,李保国的果树长得最旺、果子个头最大、总产最高,来买苹果的都先买李保国树上的。队员们对这个年轻人彻底服了,纷纷来找他取经。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这是李保国在山区扶贫追求的目标。1996年,他跟随河北农大科技救灾团来到岗底村。大洪水刚刚冲毁了村里的250多亩耕地。看着时任村支书杨双牛难过的样子,李保国悄悄在一个烟盒上写了个电话号码,递给杨双牛,说:“我可以帮你们富起来。”

  如约而行,李保国带着同在河北农大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住下来。白天,李保国一座山接一座山考察;中午啃一个馒头,喝壶凉白开;晚上,他仔细整理考察数据。半个月下来,李保国跑遍了全村的沟沟坎坎。

  很快,李保国为村子作出致富规划:一是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二是人均发展板栗5亩,平均收入5000元;三是人均2只小尾寒羊,平均收入3000元。

  此后,李保国又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这项新技术当时在河北省尚无先例。“苹果不见光还能长?”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李保国拿出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秋天,套袋苹果又大又红,5两到6两的每个卖10元,8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卖到了100元,而没套袋的苹果还是卖不上价钱。这下,群众服了。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

  有一年,春季开花时节下了大雪,李保国打电话到岗底村,让人都上山,把树上的雪都摇下来,然后把村里能发烟的东西都运到山上,夜里12点开始熏烟,一亩地四到五堆。第二天,李保国不顾雪后路滑,来到了岗底村。

  花冻了85%,果农们垂头丧气,村干部杨和平说:“这下完了。”李保国一户一户看过后说:“问题不大,有10%的花就够用了。”他马上召集人,部署到外地找花粉,人工授粉。那一年岗底苹果不仅没减产,反而增收了。

  在苹果管理实践中,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并印成“明白纸”,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岗底村注册的“富岗苹果”多次获奖,并获得全国驰名商标。

  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的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除推广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外,李保国还积极推广板栗、核桃等多种技术。他为临城县的绿岭公司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过去草都长不好的荒岗栽上了“摇钱树”。2002年,市场上的普通核桃每公斤不到4元,李保国指导生产的薄皮核桃,一上市就卖出了每公斤30元的高价,而且供不应求。

  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他直接帮扶三四十个村庄,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数百个。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腰包鼓起来。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岗底村民刘麦林在管好自家果园的同时,给周边村的苹果园当技术指导,最忙时指导着四五个果园。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年近花甲的李保国说,“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儿,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