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人民日报:河北 靶向治疗拔穷根(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6-05-04 16:25:00 来源:

巧用钱杠杆 提升人元素 架设云平台

河北 靶向治疗拔穷根(打好脱贫攻坚战)

本报石家庄5月3日电 (记者徐运平)“60平方米石头房屋,3亩山地,200多棵核桃树板栗树……”4月21日,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行家峪村村民李玉如和村干部一起测量自家住宅、土地面积,清点果树作物,与祖祖辈辈居住的太行深山老沟作最后的告别。

“政府在县城帮咱们建新家,全家5口能住上115平方米三居室楼房,老人看病有医院,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多好啊!”像李玉如一样,从4月开始,内丘县3个贫困村363户贫困户在全省率先启动易地扶贫搬迁。

太行、燕山深处,山高路远沟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河北省决定投资252亿元,用两年时间,陆续对42万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扶贫搬迁,确保2020年让这些贫困群众同步迈进小康。

易地搬迁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河北省实施加快扶贫攻坚步伐10项举措和8项专项行动,针对新时期扶贫脱贫难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未来5年,河北仍有310万人口需要脱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北省委主要领导的话掷地有声。

“没想到入股返包后,一年就告别穷光景!” 张家口市尚义县三工地镇王二来村村民郭金成,返包村里20个蔬菜大棚,去年种菜收入加股金分红,收入20万元。王二来村去年整合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建起占地3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并全部配套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蔬菜大棚产权属集体所有,贫困户每个大棚每年800元的租金返包经营,收回的租金,20%留给村集体,80%入股分红。全村44家贫困户通过租棚种菜、入股分红摘掉了“贫困帽”,户均年收入6万多元。

河北省跳出以往扶贫财政资金使用模式,创新探索出“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的股份合作制扶贫新途径。14家金融机构的银行新增信贷资金重点支持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

产业“输血”激发自身“造血”机能。河北省贫困地区初步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新格局。在产业带动下,股份合作制企业达2000家,覆盖全省所有贫困县,7366个贫困村半数以上的贫困户,成为拿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农民”。

“解决贫困问题,最终要靠‘人’这一关键要素。”河北省委领导表示。种养新品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育扶贫结对帮扶……2014年以来,河北全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万余人,社会机构和帮扶单位共举办培训班1351期,培训各类人员70493人次。石家庄市对太行山区的平山、赞皇等6个贫困县、45个乡镇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投入资金9亿元,让49035名中小学生告别深山,全部免费异地安置到城镇新建寄宿制学校就读,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去年,河北将电商扶贫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在“云”端架起贫困地区与市场对接的桥梁。今年,河北将全力推动“互联网+扶贫”行动,计划到年底,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创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736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