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打赢脱贫攻坚战】承德:建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2016-05-16 15:31:00 来源:河北日报

河北日报通讯员 张雪松 闫 鹏 河北日报记者 郭 峰 李建成   

   在平泉,党员杨宝恒办起万兴养鸡合作社,建立产业带动型党支部,帮助全县10个乡镇145户农民脱贫;在兴隆,双炉台村党支部书记张福云探索“支部+公司+农户”强村富民新路径,带动全村年人均收入增至6100多元;在围场,保承中药材有限公司建起企业党支部,种植能手段素华担任党支部书记,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

   承德市8个县均为省级以上贫困县,现有贫困村906个,贫困户12万户,贫困人口50.07万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该市在调研中发现,多数贫困村的背后都存在一个软弱基层党组织。一些群众反映:“农村党建就是党员活动资料装装盒,组织制度上上墙,与脱贫致富没啥关系。”

   如何把脱贫攻坚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承德市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使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把农村党建、经济发展“两张皮”拧成脱贫攻坚“一股绳”。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5月11日,在平泉县梁后村光伏农业食用菌产业扶贫园区,农民邹德富正在自家5个菌棚里忙活。去年,他作为贫困户入驻园区经营两个棚,纯赚2万多元。今年,已经脱贫的邹德富大胆承包了5个棚。“全靠合作社党员带头,我才敢承包菌棚。”邹德富说。

   2015年,党员杨海玉牵头组建了梁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尽管推出了“零风险”产业扶贫模式,但入驻园区贫困户寥寥无几。经过考虑,他组织梁后和杨杖子两个村12名党员,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12名党员先行入驻园区作表率,最终带动23户贫困户入驻,户均年收入近6万元。今年,又吸纳全镇87户贫困户报名入驻,并带动周边700余人到园区务工,使贫困户真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随着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一村一个党组织的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已难以适应实际需要。”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必须坚持经济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实现党组织在产业链上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

   该市实施“堡垒工程”,采取“四个依托”方式组建产业链党组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依托产业龙头建党组织,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健全党组织。依托产业基地建党组织,按照“基地+支部、党员+农户”的组织模式,在初具规模的种养殖基地、相对稳定的种养殖园区组建党组织。依托产业协会建党组织,按照“支部+协会”模式,把从事同一产业但分散在各生产单位的党员组织起来,在产业协会上组建党组织,加快农民致富进程。依托专业合作社建党组织,采取单独、联合、挂靠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有效覆盖。

   目前,该市906个贫困村党员干部已带头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320家,注册农户8.5万户,吸纳入社贫困户4.3万户,组建产业链党组织462个。

   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

   5月12日,平泉县后甸子村千亩经果林基地郁郁葱葱,7大类、32个品种、15万株果树长势喜人。“2019年进入盛果期,我们全村人人年收入将超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踌躇满志。

   在农村,部分党员存在致富难问题。“党员不富如何带动群众富?”李金山常常问自己。2014年,他个人垫资500万元开始建设经果林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将全村28名党员全部吸纳到合作社中,对接68户贫困户,参与基地经营建设,带动贫困户创业脱贫。

   从4月上旬开始,承德对全市农村党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厘清农村党员家庭情况、本人特长、致富愿望及存在困难。以村为单位分类定级、建档立卡,将农村党员划分为带头致富党员、中等收入党员和收入偏低党员三个类别。统一制作了党员示范牌,让三类党员分别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接受监督。

   该市全面推动“致富先锋”工程,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组织产业链上的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引导带头致富党员联系帮扶10户以上贫困农户,争当带富先锋。引导中等收入党员自主创业,主动帮扶1至2户困难群众,争当致富先锋。引导收入偏低党员立足自主脱贫,争当脱贫先锋。

   通过把有产业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编入相应产业党组织,从而将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同时,在产业党组织普遍开展“四比四看”主题竞赛活动,即“比技术,看谁种养效益高;比规模,看谁致富效应好;比作用,看谁带富能力强;比奉献,看谁帮扶对象多”,真正使基层党员成为产业先锋。形成“党组织管理服务、党员干部致富领富、合作社产业经营、共同带领群众脱贫”的工作格局。

   该市结合党员“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以脱贫攻坚为主要内容,建立《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夺旗争星”积分量化管理办法》,形成集日常考核、民主评议于一体的积分管理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目前,全市已对13名软懒散、不作为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进行了调整,对42名在“夺旗争星”中积分管理不合格党员,严格按照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进行了处理,将17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录为乡镇公务员,形成了全员争先的局面。

   使农民富在产业链上

   “产业扶贫的关键在于让贫困户真正地参与产业。”在承德市扶贫办主任王志宏看来,必须避免各类经济实体替代农民做产业,而要推动各类经济实体带领农民发展产业。

   该市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各类型产业党组织、经济组织为支撑,构建基层“党建组织链条”与“产业组织链条”相配套、相融合、相促进的农村党建脱贫攻坚新模式。其中,“党建组织链条”即“村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党员+贫困户”,“产业组织链条”即“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

   在实际工作中,“党建组织链条”发挥在规划发展、培育产业、协调统筹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建立各类经济合作社、行业协会、家庭农场和农业发展公司。通过产业党支部让所在经济组织与农民结成联营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组织链条”各环节明确职责。“龙头企业”重在链接国、内外市场,变“农户粗放找市场”为“龙头企业凭市场订单找农户”。“专业合作社”重在依法流转土地,变“企业与农户直接谈流转”为“合作社与企业谈合作”。“种植基地”重在规模化经营,变“一家一户零散种植”为“集中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户”则重标准化生产,变“小生产者”为“产业化工人”。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西顺景村组建了瑰丽园玫瑰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把全村土地全部流转,建起占地3000亩的玫瑰花种植示范基地。入社农户通过“反租倒包带动、股份合作带动、产业链协作带动”的利益联结模式,从土地经营权流转中获得“租金”,以扶贫资金入股龙头企业获得“股金”,就地打工挣取“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分取“现金”,实现“一地生四金”,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村民司亚斌负责管理60亩基地,管理工费每亩600元,仅此一项年收入3.6万元,成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