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青海:精准扶贫之水浇灌产业之花

2016-08-10 17:44:00 来源:农民日报

在青海省海东市辖区,有一片区域被称为“两化”地区,这是对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简称。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制约,两县难以摆脱“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穷则思变,近年来“两化”地区的农民以清真美食——拉面为依托,走出家门,奔赴各地,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拉面经济”。

拉面产业带动农民脱贫、农村致富,农业银行青海分行鼎力支持。2014年至今,该行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等方式,累计授信近3亿元,全力扶持1654名拉面经营户生产经营,有力推进了青海“拉面经济”转型升级。

“小拉面”拉出“大营生”

从28平方米的拉面小店发展到如今在全国拥有16家分店,北京撒拉花儿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马忠华董事长,说起自己的18年的创业经历,感触良多。

出生于循化县白庄乡上白庄村的马忠华,1998年去北京的循化饭馆里学习拉面手艺。

“那时候一直梦想着,学好了手艺能开一家自己的店。”马忠华说。可是要想开店,就需要资金。马忠华东奔西跑凑到了2万元,但想开个店这点钱远远不够。就在马忠华一筹莫展之时,农行传来好消息,能为贫困创业者提供贷款2万元。

“要不是这2万元,我创业的梦想就化为泡影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按股份计算,餐馆一半的股份都应属于农行。”马忠华感慨地说。

有了4万元资金作保障,马忠华终于在北京开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店,小店生意蒸蒸日上。随着拉面生意发展壮大,马忠华逐渐意识到,青海拉面户虽然把拉面馆开遍了全国,可是百分之七八十打的都是“兰州拉面”的牌子。今后要想做大做强,一方面要用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必须对环境和服务进行提档升级。

想法有了,关键在实施。马忠华立即注册了“撒拉花儿”拉面品牌,并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可是不久他又遇到了创业生涯中的新问题,因发展步伐太快,资金链出现了断裂。

“许多店面装修需要大量资金,贷款又没有抵押物,真是把我愁坏了。远在家乡的循化农行又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给我贷了5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马忠华说。

如今,马忠华不仅实现了当初的创业梦想,而且当年他从家乡带去的员工们也在北京开了80多家拉面馆,他自己也由最初的1家小店发展到了全国的16家分店,拥有员工365人,其中青海籍员工200多人。

“化隆造”到“化隆灶”的蜕变

说起化隆县,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非常陌生。可是说起早些年的“化隆造”,许多人或许会立即想起标有“中国化隆”的仿制式手枪。造枪,曾给化隆留下了苦涩的回忆。上世纪80年代,因为当地人均收入不足300元,许多农民铤而走险,走上了仿造制式手枪的“不归路”。为了杜绝猖獗一时的枪患问题,当时的青海省政府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民发挥民族特长,走出家门经营拉面,由此拉开了“化隆造”向“化隆灶”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末,过怕了“食不果腹”穷日子的化隆县沙连堡乡沙连堡村村民马黑买,年仅13岁就跟随亲戚前往厦门开始了他的“拉面生涯”。

从学徒做起,历经3年的磨砺,马黑买终于练成了“和、捣、抟、揉、摔、拉”一气呵成,白练飞舞的好手艺。由此,开始了他的“单飞”经历。

从当初的小铺面开始,经过近20年的打拼,如今马黑买的“南翔拉面”不仅成为当地响当当的饮食品牌,而且先后从家乡带出30多名和他当年一样的“穷娃”,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富裕起来的马黑买做出了“反哺家乡,回乡创业”的决定。他在家乡注册成立了华泰餐饮开发有限公司,并以独创的“阴阳配面”技术为主打品牌,辐射带动了周边近百名贫困村民就业。马黑买的特色拉面在首届国际清真美食烹饪大赛获得优秀奖,同时接到了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穆斯林商会邀约合作的“橄榄枝”。

可是走出国门做大做强面临的最大困难依然是资金短缺问题。他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立即联系同时取得了农行信用卡的6位拉面经营户,共同筹集资金240余万元成立了海尼儿拉面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同时,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以马黑买为代表的28户拉面经营者组团前往马来西亚、印尼、迪拜等国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捕捉到重大商机的马黑买,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立即对公司长远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计划未来5年内,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步增设50家海尼儿拉面连锁店,最终达到既扩大青海“拉面经济”效益,又辐射带动家乡680多户贫困家庭一次性脱贫的长远目标。

化隆县就业局副局长马忠元说:“拉面经济不仅为全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拓宽了精准扶贫路子。目前,青海省‘两化’地区农民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开办拉面馆2.12万家,从业人员14.7万人,实现‘拉面经济’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两县农民人均收入6599元,其中拉面经济收入占40%,构成了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创新了精准扶贫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