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河北:靶向攻坚 凝聚精准扶贫合力

2017-08-23 12:04:00 来源:河北日报

日前,隆化县深度贫困村哑叭店村贫困户郭凤霞(前),领到省交通运输厅驻村精准脱贫工作组免费发放的柴胡种子。 记者赵永辉摄

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我省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面临的困难也更加艰巨。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部分省政协委员就此展开热议——靶向攻坚凝聚精准扶贫合力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全省人民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部分省政协委员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进一步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靶向攻坚,分类施策,凝聚起全方位、多维度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注入“互联网+”新动力

“互联网+”时代,扶贫怎么更精准?委员们认为,“互联网+”为传统行业带来无限机遇。贫困地区应抢抓这一时代先机,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扶贫方式,推动“互联网+”与扶贫开发跨界融合,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为扶贫插上“飞翔的翅膀”。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关键之举在于精准。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精准研判、精准管理。民建省委建议,应建立河北贫困群众大数据平台,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档、市县(区、市)有数据库、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共建共享”,确保全面、动态掌握贫困底数。

创建云平台确保“滴灌到根”。民建省委建议,借鉴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农场”的经验,建立产前产中技术服务平台,使农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向农技专家实时咨询,解决生产过程中测土配肥、旋耕、播种、收割等农业技术问题。

建立京津冀三地农业数据交流平台,实现各类数据跨行业、跨地域采集、汇聚和加工分析,通过互联网及时推送给用户端,帮助生产者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再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建立金融支撑平台,撬动农村金融新蓝海,为农民、农企、小微企业的优质债权提供借款、融资及理财信息等金融服务。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但在“互联网+”时代,则是“要想富先联网”。委员们建议,打造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完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打通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数字红利。

为“互联网+”入驻农村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民建省委呼吁,在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加光纤基站,实现4G网络全覆盖。大力开展家电下乡等活动,对农户购买电子产品进行补贴,加快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推广应用。

精准扶贫,精准产业帮扶是关键。

民建省委认为,我省是农业大省,更是京津“菜篮子”产品重要供应地。但是由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有限,亟须借助“互联网+”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态化和产业化发展。

做好“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选择。民建省委提出,“互联网+农业”扶贫有四种模式可供借鉴。智能农业模式,可以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对自然资源贫瘠的贫困地区来说意义重大。农业电商模式,将本地特色农产品由线下交易为主转为线上交易为主的销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激活优势产业活力。“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精准、便捷、时尚的休闲农业信息和服务,引导贫困地区景点、特产店加入网络,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产品和土特产销售。“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则能有效解决银行对农放贷信用数据缺乏难题。

民建省委建议,选择重点区域有序推进工作。应在武强、围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等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智能农业模式,加强农业资源检测管理,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互联网+农业”先导区。在我省中南部12个粮食主产区建立“互联网+农业”的推进区,加快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信息化,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安全。在环京津地区,应引导贫困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汇聚金融“源头活水”

浇灌扶贫之花,需要金融活水。

民建省委建议,各家银行成立金融扶贫办公室,开发切实可行的金融产品。各级政府应加强与银行的对接。通过银政共建、财政补贴等方式建立健全贫困地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

强化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引导银行业机构规划网点服务建设和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民建省委建议,加大信贷政策指导力度。在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原则下,根据各贫困地区需求,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和投放节奏,积极引导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等向贫困地区倾斜。

提高金融创新水平。民建省委建议,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大力发展大型农机具、林权抵押,仓单、保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重点加大对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贫困村扶贫互助社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支持力度。

完善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民建省委呼吁,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选活动以及“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活动。加快农信社改革发展。各地应充分发挥村镇银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尽快实现农商行小规模低成本的村镇化运营。

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保障、经济补偿和社会治理机制,在提升贫困群体再发展能力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金融工具。孙铁男委员建议,支持和鼓励保险公司参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优先开发贫困地区养老、农产品、养殖等险种。探索针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地方支柱性产业企业的个性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探索将现有的扶贫项目、资金整体打包,转化为政府采购的形式,集中投入资金,开展企业产业化扶贫。

壮大社会扶贫力量

全面动员聚合力,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

王保珍委员建议,积极探索村(居)民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在机构编制和工作人员确实难以解决的情况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一些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承担,解决基层经办能力不足问题。

社会工作机构在开展精准扶贫中具有人才优势、专业优势。何兰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与社会工作机构的对接,充分发挥社工的重要作用,推动社工参与精准扶贫,提升精准扶贫效果。

何兰委员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从社会治理创新的高度进行制度设计,根据本地条件找准切入口,与资质较好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连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使其直接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在扶贫点设立社工站或成立民间社工组织,带动当地就业。同时,将这些社工站和相应的组织纳入到精准扶贫脱贫的队伍当中,与扶贫工作队相互补充。

培养本土乡村社会工作者。何兰委员建议,针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社会工作薄弱,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欠缺的实际情况,应通过招录当地大学毕业生或者就地培养当地社工的方式,壮大本土乡村社会工作者的扶贫力量。既可以直接聘用专业人员进行辅导和督导,也可以和城市社会工作机构建立专业联合培养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参与监督和评估。同时,大力提升农村社工的地位和待遇,吸引社工到贫困地区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