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贵州:五年百万群众搬出深山

2017-09-27 17:30:00 来源:新华社

51岁的苗族妇女吴先芝不太会算生意上的细账,但当别人问起小卖铺的收入时,她总是笑一笑,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以前在山里,一年四季就是种包谷、种水稻,喂牛耕田,养猪过年,天时好才够一家人吃,谈不上赚钱。”她说,开小卖铺是从深山搬迁到县城之后的事情。

移民搬迁让像吴先芝这样的山区群众也真正过起了城市生活。而5年前,她还生活在黔东南州榕江县计划乡摆王村。当地位于月亮山区腹地,山体雄伟高大,沟谷切割深长,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上山似登天,下山到溪边;两山能对话,走路大半天。

山高坡陡、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人均耕地不到半亩,加上与外界缺乏交流,村民生活长期贫困,搬迁前,摆王村村民人均收入刚刚超过1000元。

在当地干部的反复动员下,吴先芝一家没掏一分钱,搬到了榕江县古州镇丰乐社区。

“现在生活都习惯了。”吴先芝一边招呼着顾客一边说,小卖铺挣不了大钱,但基本生活保障没问题。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早在2012年5月就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依托小城镇和产业园区、工矿园区,计划用9年时间,将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地区等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200多万贫困群众实施移民搬迁。

5年来,贵州全省已累计有107万名贫困群众搬离大山。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帮扶下,“出山”的群众逐渐开始了新生活。

“想摆脱贫困,必须搬出来,另找出路。”地处武陵山区的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瑞石村鸟儿组移民户杨佐武说,几年前,他干农活时摔断了双腿,有段时间连活下去的想法都没了。

当地帮扶干部帮他申请了低保、医疗救助,一家人慢慢熬过了难关。今年6月,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他们一家又搬进了镇上的安置房。

“政府帮我们创造了好条件,我要用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杨佐武说。

针对部分搬迁群众文化水平低、技能缺乏、年龄偏大难以就业的问题,移民安置地政府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

为彻底解决移民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贵州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近期又在全省推出了搬迁后“五个三”措施,即盘活搬出地的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土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和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

“通过聚焦就业和增收两个主题,持续加强对后续发展措施的研究谋划、组织实施,搬迁群众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动态‘清零’。”曾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榕江县水库和扶贫生态移民局工会主席罗幸金说。

在搬迁中,贵州要求各地做到搬迁能脱贫、安居能乐业,绝不能让增支抵消了增收,不能让群众住着新房子、过着苦日子。经过几年的适应,逐渐过上好日子的搬迁群众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变化。

“刚开始很担心,老问扶贫干部,搬到县城吃啥。现在看来是多余的。”48岁的苗族移民户吴水付说,搬迁后他在县城的建筑工地打工,每年收入两三万元。如今,大儿子已经读大学,小儿子在县城读小学,“边打工边照顾家人,下一代还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按照贵州省规划,今年还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5万人。当前,贵州正将此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的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