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从小事入手,把实事做实——记人民日报社驻滦平县于营村第一书记吕晓勋

2020-12-04 16:36:35 来源:河北日报

目前,于营村已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依托,多个农业项目共同发展的多元产业格局。图为吕晓勋(右)正在和村民包装红薯。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9月15日,秋雨绵绵,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于营村四周的群山云雾缭绕。山脚下,道路两侧五色花带与白墙黛瓦的民居相映成趣,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彩色画卷。

刚走进村民服务中心,记者便听到阵阵笑语。“郝所长,供电部门太给力了,变压器一增容,民宿用电就无忧了。‘京郊休闲地、生态光伏村’的目标就能加快实现啦!”人民日报社驻于营村第一书记吕晓勋,紧握着乡供电所所长郝宗辉的手表示谢意。

驻村两年多来,吕晓勋扑下身子、沉下心来,从百姓所思所盼的小事入手,把关乎村庄发展的实事做实,和乡亲们携手甩穷帽,共同迈向全面小康。

“小吕子”是踏实干事的人

皮肤黝黑、面庞清瘦,戴一副近视镜,现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政论研究室副主编的吕晓勋,就像个农村青年。

“吕书记现在是一手拿笔头,一手拿锄头。”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陈永笑着说,于营村4个自然村、8个居民组、308户、901人,吕晓勋无一不知。

2018年8月,吕晓勋主动报名,到单位对口帮扶的滦平县锻炼,担任于营村第一书记。当时的于营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里矛盾、纠纷积压,近三分之一农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容村貌脏乱差,村民精神面貌萎靡不振……

“写”好于营村脱贫攻坚这篇文章,困难重重。

“问他干啥的,他说是新来的第一书记,我心里咯噔一下。”至今,70岁的孙国忠对初见吕晓勋的场景仍记忆犹新。老孙深知农村诸事繁杂,“一个大学生,咋懂农村这些事儿?”

老孙的怀疑,也是吕晓勋的心中之忧。“没有农村工作经验是最大短板。”吕晓勋说,单位同事鼓励他,干好扶贫工作与写好稿子异曲同工,只要用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诸事可解。

随后,老孙看到的,是每天骑着电动车,起早贪黑逐户调查的吕晓勋。

家里几口人、主要收入来源、致贫原因……行程600多公里,村民家的情况记满好几个笔记本。“这项工作虽然耗时费力,但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对村情民愿有了直观认识。”随后,吕晓勋手绘出“于营村导引图”,每位农户姓名、所住位置、所属小组、是否常住等等,都清晰明了。“红框是2018年脱贫户,紫框是低保、五保、重病、残疾户,绿框是一般户,黑框是长期不在村户。”吕晓勋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有一次,陈永想考考吕晓勋,“我带他在村里转,随机指了几户,问他是谁家。没想到,他不仅对答如流,就连一处没人住的老房子,都能说出户主是谁。”

为及时了解村民心声,他建立了“于营村务”微信群,吸引380名村民加入。微信群有村民反映,没路灯,夜晚出行不便。吕晓勋马上行动,很快就安装了路灯,村里到处亮亮堂堂。孙国忠说,这件事让他认定,“小吕子”是踏实干事的人。

随后,筑河坝、平整村路、民居外墙保温、帮村民要回拖欠的工钱……件件实事,让百姓更加信任工作队,也看到了于营村的希望。

在于营村史馆,记者看到这样一封信:“敲竹板,响连天,村容村貌换新颜。家家通上水泥路,河西架起桥两座……”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道出了村民心声。

发展产业,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吕书记,中午到我们家吃饭吧,蒸了锅肉馅包子。”一见到吕晓勋,正在清扫街道的王桂兰便走了过来。过去,王桂兰因丈夫患病,家里债台高筑。

在于营村,像王桂兰这样的贫困百姓,有将近三分之一。“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吕晓勋认准了发展方向。

“后沟这片山,原来是百姓砍柴火的荒山。”站在山顶,吕晓勋指着铺满山坡的光伏板说:“过去的荒山如今已成了‘阳光银行’。”2018年,吕晓勋协助村里积极联系滦平晶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6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项目为村民提供就业200人次,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

在县里的支持下,村里还为建档立卡户设立了保洁员,防火护林员,巡河、护路、治安公益岗等岗位。王桂兰也成了村里的卫生保洁员,每月收入400元。去年,村里又引进碧桂园苗木扶贫项目,靠打零工,王桂兰每天还能挣百八十元,她的日子开始好了起来。

打开吕晓勋的微信,他在朋友圈发布最多的就是推销当地的秋葵、红薯、土豆等农产品。他就一个心思: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今年13亩秋葵毛收入能超过7.5万元,加上土地流转金、务工收入,能帮助30多户村民增收6万多元。”吕晓勋说,因地制宜、稳扎稳打发展扶贫产业,才能让百姓稳定增收。

吕晓勋还引导帮助村集体建成了土豆、苹果、梨等一批小菜园、小果园,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依托,多个农业项目共同发展的多元产业格局。2019年底,于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297人全部脱贫。截至目前,于营村村民有超过500人次,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务工、利用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有效增收400多万元。

在做实事过程中找到了“向下生长的力量”

“脱贫后是否该闲一闲?不行。”吕晓勋认真地说,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9年至今,于营村先后启动实施了道路、桥梁、生态坝、引调水、饮水安全、污水处理、街巷改造、厕所改造、民居外墙保温等10项工程。吕晓勋引导村“两委”干部抓住机会、主动作为,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可以利用长期闲置的30套老旧房屋,改建翻建成民宿。”吕晓勋与党润公司经理赵广文商讨起于营村旅游发展大计。

“咱们的定位是‘京郊休闲地、光伏生态村’,客源主要以北京为主。”吕晓勋说,现在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应该同步考虑配建充电桩。两人在交谈中,一张以“有机农业、民宿休闲、生态康养、研学教育”为核心产业的A级景区蓝图愈发清晰。吕晓勋说,一定要把“我感兴趣”的计划,转化为“我们都感兴趣”的项目。

“如果没有在扶贫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很难走进百姓心里。情感上形不成共鸣,就听不到他们的心声。在为老百姓做实事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向下生长的力量’。”吕晓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