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让鲜红党旗飘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承德深入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纪实

2020-12-04 16:36:01 来源:河北日报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镇二十九号村联建起来的大棚。 河北日报通讯员 张 维摄

滦平县马营子乡黑石头村村民在村综合服务站办业务。 河北日报通讯员 徐伟明摄

党旗映红小康梦,众志成城拔穷根。

今年以来,承德把“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促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同融共进,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夯实战斗堡垒,把牢发展“定盘星”

“现在到村里办事真方便,再也不用两头跑了。”7月2日,滦平县张百湾村村民季华南来到村综合服务站要开个证明,结果不到5分钟就拿到了证明。

其实,之前,季华南还跑了点儿“冤枉路”。他按照老习惯往村干部家里跑,可没找到人。在被告知村干部都在村综合服务站办公后,他这才到该综合服务站。

季华南感受到的快捷变化,得益于滦平县村级阵地提档升级工程。

近年来,滦平县开展了村级活动场所“三年攻坚行动”,构建以政治建设、党群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学习培训、文化活动为主的“六大中心”,全县建成199个农村综合服务站。同时,该县还推行“先锋驿站”建设,为每名党员配备橱柜,送去党章、党徽、定制水杯和学习资料等在内的学习礼包,打造党员学习交流、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强化党员意识提升。

为提振党员干事创业精气神,该市还组织各村党组织争创“堡垒星”,分别划定一至五星级,评定结果直接与岗位目标、评先评优和薪酬待遇三挂钩,并推进基层党建示范村、示范区(带)建设,每个县(市、区)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成片连线的示范样板,带动全市基层党建提档升级。

对全市村党组织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将组织力弱化、战斗力不强、不胜任脱贫攻坚要求的村党组织列为整顿对象,采取1名县级领导联系、1名乡镇领导分包、1个县级机关结对、1名第一书记驻村“四个一”措施集中整顿,确保实现全部转化。按照不少于20%比例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察,强力巩固转化成果。围绕党建述职查摆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清单交办,严格动态跟踪,确保整改实效。

连年提高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标准,建立村干部绩效奖励和离任补贴制度,设立党组织服务群众和党组织活动专项经费。2019年,全市投入基层党建工作经费2.79亿元,实现全面兜底保障、规范达标。

建强骨干队伍,打造脱贫“生力军”

6月2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庆七一、强党建、争先进、创佳绩”乡镇党委书记擂台赛举行。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各县(市、区)参赛乡镇党委书记用PPT文本,逐一汇报本乡镇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和农村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情况。

“抓好基层党建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提升城乡治理的基础工程,必须时刻抓在手上。”承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培苏表示,市委组织部将进一步树立鲜明导向,实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负面清单,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察任免的重要依据。

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三农”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大计。近年来,承德不断深化“能人治村”工程,配齐育强“领头羊”队伍,每年都组织600名村党组织书记赴先进地区学习,持续提升引领发展能力。同时,认真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制度,选树典型辑印成册深入宣传,对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及时调整。

完善“1+X”联户制度,深化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实行“挂牌示范”“夺旗争星”,全市6854名党员被评为星级党员。实施农村发展党员“红橙黄”三级预警机制,切实解决连续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和党员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突出问题。

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对904个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开展“每季一赛、每季一晒、每季一播”,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真督实导。压实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责任,召回不合格驻村干部5人,约谈派出单位主要负责同志84人次,提拔使用优秀驻村干部196人。

推动模式创新,找准增收“金钥匙”

日前,笔者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镇二十九号村冷棚,西红柿挂满枝蔓。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志国俯下身子,拿起一串西红柿查看长势。“再有一个月,就可以上市销售了。”张志国美滋滋地说,今天又是一个丰收年。

二十九号村虽不是贫困村,但仍有103户贫困户。张志国在为他们谋出路,想法儿让他们脱贫。

2019年,该县在5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推行“党支部+”发展模式,将农业农村、林草、扶贫、供销等职能部门政策资金打包整合,选准21类村级产业发展项目,每村给予5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扶持资金。二十九号村争取到50万元。村里盖起17个大棚,以每棚3100元的价格出租,村集体有了5.1万元的收入。

今年,二十九号村推行“党支部+公司+园区+农户”模式,实施“1+8”抱团发展机制,利用扶持资金400万元,以二十九号村为中心村带动8个村共同发展冷棚项目,组建产业发展联合体,同步成立产业党支部,集中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园区。

园区占地213亩,建设大棚184座,以发展西红柿种植为主,兼顾观光旅游、采摘等项目。项目预计年收益可达200万元以上,9个村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辐射带动上百名群众增收致富。

这是承德市创新“党支部+”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承德市依托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产业龙头、产业基地、产业协会、农民工聚集地,把党支部建在新型农业产业链上,把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连接起来,形成上联行业、下联农户新格局。

围绕“一村一品”,把党支部建在特色电商产业上,统一开展品牌推广、信息共享、创业培训、订单服务、技术指导和党员电商亮身份、亮承诺等活动,让党支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红色驱动”。

围绕“一域一景”,把党支部建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充分挖掘乡土风情资源,打造农家乐、休闲体验、采摘观光等特色旅游项目,将“零星散种”的乡村旅游项目编织成网。

“承德将继续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杨培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