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代表委员热议:壮大乡村产业 巩固脱贫成果

2021-02-22 13:49:04 来源:河北日报

图为阜平县骆驼湾村。如今,每到节假日,骆驼湾村都会迎来大批游客。(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实践证明,我省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现代农业的高歌猛进,离不开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我省如何结合产业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持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就此展开了热议。

立足当地特色资源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经过八年的脱贫攻坚实践,阜平县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不断发掘产业发展潜力,形成了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等六大主导产业,建立起稳固、持续的扶贫产业链条。

“持续巩固好脱贫成果,就必须筑牢产业根基。”省人大代表、阜平县县长贾瑞生说,未来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阜平县将继续把推进产业振兴作为根本和基础,以六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紧扣“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方向,做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业态融合,推进主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脱贫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

“产业发展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省人大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国发表示,发展乡村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要抓手。今年全省将以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为引领,把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全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局当中,促进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每个脱贫县发展壮大1至2个农业特色脱贫产业,在全省脱贫地区建设设施蔬菜、特色杂粮、道地中药材、板栗、优质苹果等21个特色产业带。

延长产业发展链条

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2021年重点培育10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第一产业的产业链。”省人大代表、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介绍,公司开发出核桃乳、烤核桃、核桃奶片、核桃油、核桃肽、核桃胶囊等六大类30多个产品,依托核桃示范种植基地建成了李保国科技馆、核桃博物馆、核桃文创中心等设施,形成了以红色教育为主,集拓展训练、研学、消费体验为一体的核桃小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高胜福代表建议,优化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格局,避免同质化产业不良竞争,注重由初级农产品加工向精细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带动当地群众从注重生产和规模的传统思路转化为注重市场和品牌的全新意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要求,今年将继续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新型社区为一体的高标准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深挖旅游产业的潜力,让老百姓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省人大代表、阜城县刘老人村党支部书记刘连山说,刘老人村素有“运河古梨第一乡”之称,近年来,通过引进企业,发展深加工,生产梨汁、梨干、梨酒、梨花茶等,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刘老人村还深入挖掘本村乡土文化、运河文化和梨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原来的单一农业村变成了集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名村。

不少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从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部署中,他们意识到,从产业链视角看,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做好农业深加工,做长做强农业产业链,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改善产业效益,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

省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饶桂生认为,乡村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强化扶贫产业的后续培育是重中之重。需要克服产业扶贫的短期化弊端,遵循市场规则和乡村产业发展规律,构建可持续的乡村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乡村产业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受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1年新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托管服务组织6000家、3000家、2000家。

“农民的主动参与是乡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农民参与度。”高胜福代表建议,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积极推进“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能够分享到乡村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贾瑞生代表介绍,阜平县将继续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小农户纳入农业现代化体系中来,全力让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农户能干的尽量让农户干,企业干自己擅长的事,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实现产业兴旺,关键是调动企业与农民双方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王国发代表说,今年我省将组织对脱贫村产业帮扶开展查漏补缺,在确保脱贫户全部纳入产业链条的基础上,着重调整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扩大要素、劳动在利益分配中的比重,鼓励村集体“二次分配”,纠正一些地方“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现象。

按照部署,今年我省将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支持每个脱贫县创建1个机制完善、带动效果好的示范产业化联合体,培育2至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别比上年增长5%以上。

采访中,不少代表委员表示,应坚持立农为农,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