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河北经济日报]攻坚拔寨奔富路—平泉全力推进扶贫开发纪实

2015-10-29 18:18:00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杨金文 通讯员 陈彦华 杨明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平泉被纳入燕山——太行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持县。近年来,该县提出“念资源经、唱地方戏、走特色路”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探索推行“一个好产业、一个好龙头、一个好入户项目、一个好运行机制”的“四好”产业扶贫模式,在全省扶贫县区推广,被授予首批“河北省产业化扶贫示范县”称号。

精准扶贫 找到致富“金点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从去年6月初开始,平泉县按照“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组织扶贫、财政、统计、民政等相关部门及19个乡镇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对84个重点村、9.61万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做到户有证(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全面、详尽地掌握了每个重点村和每个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查明了“穷根”,完成了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

落实县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定点帮扶重点村、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等制度,27名县领导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亲自调度和指导扶贫工作,落实包保责任,亲自参与贫困村帮扶。抽调数千名党员干部组成46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方式,做到“一村一帮扶责任单位、一村一帮扶工作队、一户 1-3名包扶责任人”,实现了对重点村和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帮扶工作队和包扶干部根据每个重点村和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对症开“方子”,帮助各个重点村制定了《村级产业发展规划》,逐户确定了家庭发展产业项目,实现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达到“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发展门路”的目标。同时,扶贫资金、产业项目的分配和实施,全部瞄准重点村和扶贫对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用在真正能为民带来增收的产业上,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合力扶持 减轻发展“担子”

让全县9.61万贫困人口3年时间内走出“锅底”,不仅是扶贫办一个单位的事,也是全县的大事,需要举全县之力,聚合资源,握拳出击。

由铁选企业二次创业创办的鑫盛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了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项目,为当地贫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农民直接增收1000多万元,既提高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这是该县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资金投向扶贫村和扶贫产业,引导县内资源企业进行二次创业,重点投入到农业产业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在产业政策上,重点支持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和生态环保型产业发展,在投资管理上予以优先考虑,在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该县先后制定了《平泉县扶贫开发工作推进方案》、《平泉县农业产业化若干扶持政策》等文件,印发了《2015年扶贫开发重点村产业扶持意见》,绘制了“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图”和“扶贫产业区域图”,挂图作战,按时序推进。

为解决农民发展产业资金难题,该县加大整合力度,

紧盯重点村和贫困户,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牵引,信贷资金、行业部门资金和社会资金打捆,集中力量办大事。2014年,全县投入上级财政扶贫资金3579万元,信贷资金9.28亿元,行业部门资金7.2亿元。同时,县财政拿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51%,共145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扶贫产业发展,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资金和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等难题。各级驻村帮扶工作队则将帮扶工作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2014年共引进项目50个,落实帮扶资金和物资780万元,为贫困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产业扶贫 鼓起增收“钱袋子”

平泉积极探索,不断调整思路、创新模式,走出了城乡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合力脱贫,脱贫后较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

平泉是河北省6个光伏扶贫试点县之一。2014年,该县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投资3亿元、占地1247亩的“绿色光伏+食用菌”的农业扶贫示范园区。据园区负责人赵丙清介绍,这个项目由北控集团投资,装机容量30兆瓦,去年年底完成并网发电。同时,有效利用光伏发电板下闲置的土地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菇棚让农户进驻进行独立经营,为降低农户生产投入成本和经营风险,该园区还与农户签订合同,按成本价格提供菌袋,负责技术指导,回收产品,实现农户效益最大化。

“按照‘企业+园区+农户’的运行模式,目前一期建设菇棚140余个,种植地栽香菇140万袋,已吸纳村里26户贫困农户进驻园区,并吸纳70户贫困家庭劳动力入驻园区就业。年底前还要建380个出菇棚,建成后将发展香菇850万袋,年产食用菌达到8500吨,吸纳230户贫困户入驻,解决本村及邻村500余户农民就业,户均增收达6万元以上,实现整村脱贫。”黄土梁子镇梁后村村委会主任杨海玉信心满满地说。


结合实际,该县还推行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加盟园区+产业工人”的产业扶贫新机制,探索实施了“龙头带动”、“股份合作”、“合作互助”、“分散生产、集约经营”和“一户一棚”等6种扶贫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建设各种模式扶贫园区11个,吸纳贫困家庭500户。2014年,全县食用菌、设施园艺、林果业和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以上,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70%以上,食用菌产业呈现了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的强劲势头,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超过4.75亿袋,产量达到45万吨,产值45亿元,产值稳居全国县级首位,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2014年,该县通过发展扶贫产业,累计带动6.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2011年启动扶持的的5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