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邯郸精准扶贫助15万多人稳定脱贫

2015-10-29 18:56:00 来源: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刘剑英)“加入养鸡合作社后,实行鸡苗引进、饲料供应、防疫保健、蛋品销售等‘十统一’管理,去年挣了5万多元。”广平县西张孟村贫困户王跃奇去年靠养鸡脱贫,眼下他又盘算着如何扩大养殖规模。

去年以来,邯郸市开展精准扶贫,推进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2014年该市共有15.1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今年将确保10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前提。”邯郸市扶贫办主任连玉平介绍,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该市组织开展进村入户调查,严格实行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等制度,真正把有劳动能力、致富愿望的低收入群众列为扶贫对象,将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及五保户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救济。

该市建立了贫困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全市7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共识别确定贫困村535个,贫困人口17.1万户、49.38万人,其中扶贫对象8.9万户、33.19万人。

产业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邯郸市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在东部县重点发展蔬菜种植业和养殖业,在西部县(市、区)重点发展药材和乡村旅游,形成了“东菜西药、东养西游”的扶贫产业格局。去年,东部平原9县新建设施蔬菜大棚11960座,发展家禽养殖1420万只、养羊4.9万只、养猪6.08万头;西部山区新发展林药间作2万亩,种养产业惠及3万多农户。

对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涉县18个自然村搬迁到了近水源、近公路、近村镇的“三近”之地,累计搬迁348户、1148人。为帮助搬迁群众致富,涉县充分发挥当地山场广阔、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搬迁群众种植中药材。对搬迁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订单培训,鼓励他们利用搬迁新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从事三产服务业,尽早实现增收致富。今年,邯郸市将投入资金918万元,完成102户、400口人移民搬迁。

围绕乡村风光、乡村文化,将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邯郸市调整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推进扶贫开发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该市西部山区积极挖掘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女娲文化、革命文化、山水文化等文化脉系,推动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在武安市,随着七步沟、十六沟、五华山等景区的建设,景区周边7个贫困乡镇、4.5万人通过开办农家乐、销售旅游纪念品等方式脱贫致富,旅游开发成为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让扶贫帮困措施更精准、更具针对性。该市2.9万名机关干部与贫困家庭结对子,根据贫困户实际需求,在政策法规、产业发展、资金信贷、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为贫困户量身制定脱贫计划。截至目前,该市各级干部共为贫困户送去各类慰问品合计3100万元,协调贷款、争取政策性资金约2800万元,已有3400余户困难群众稳定脱贫。


扶贫开发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邯郸市去年组织155个市直单位与152家民营企业定点帮扶贫困村,针对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村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155个市直单位累计为贫困村投资4019万元,上项目160个;152家民营企业通过录用农村劳动力、开展订单种养、共建产业基地等方式,实现村企共赢。市扶贫办与邯郸学院联合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每年从贫困地区招收600名贫困家庭学生,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免费接受教育和定向培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