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未贫要先防 脱贫不返贫——河北邯郸“试水”精准防贫机制

2019-04-02 18:03:00 来源:国务院扶贫办微信公众号


2018年河北省邯郸市防贫救助1538户,把4000人挡在了贫困线之外,与2016年相比返贫户减少99.1%,新增贫困户减少96.5%。

如何防止和减少贫困人口返贫?如何防止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因缺乏政策支持而致贫?河北邯郸在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减少贫困存量的同时,探索精准防贫机制,用改革的办法防贫堵贫,控制贫困增量,从源头上对贫困发生筑起了“截流闸”和“拦水坝”。

53700元

近日,说起2017年领到的防贫救助金,魏县东代固村村民高连所脱口而出。当年,高连所因患肺癌住院治疗,三重保障报销费用后,个人自付费用仍达7万多元,一下子让这个刚脱贫的家庭濒临返贫。正当全家人一筹莫展之际,经过入户核查、评议公示等程序,老高获得防贫保险金53700元,重新燃起了生活信心。

邯郸是一个农业大市,2015年、2016年全市减贫29.1万人,但新增贫困人口55176人、返贫3072人,共计58248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扭转一边脱贫一边返贫致贫的被动局面,到2020年就无法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2017年初,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高度关注已经脱贫但基础不稳定和不在贫困序列但贫困发生风险较高的人群,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将精准防贫提升到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同等重要的位置,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17年邯郸在魏县和馆陶县进行精准防贫试点,在全国率先探索精准防贫机制。之后,该市总结完善两个试点县经验,出台全市精准防贫统一政策,对防贫对象收入标准、救助标准等作了统一规范,在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精准防贫工作。

1.5倍

邯郸市采用框定的方式确定防贫对象,重点针对处于贫困边缘的非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和非持续稳定脱贫户两类人群(即“两非”人群),以上年度国家贫困线的1.5倍为基准确定收入标准,将当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标准的农村人口纳入防贫范围,不事先确定具体对象,只设认定条件。针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分类设置防线和设立救助标准,实施医疗、教育、灾害特别救助。当监测对象发生可能致贫返贫现象时,按程序确认后,以自付费用或损失超过救助标准时,超出部分分段按比例实施救助。同时,针对失业致贫返贫问题,组织有需求对象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或安排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就业;针对因婚致贫返贫问题,倡导文明新风,制止大操大办,抵制高价彩礼。

邯郸精准防贫在创新中推进,在推进中创新,不断创新和完善机制,形成了“群体式参保、基金式管理、社会化经办、阳光化操作”的新模式。

50元

群体式参保就是以县为单位,按农村人口10%左右的比例框定防贫人数,以每人每年50元的标准,投入专项资金购买防贫保险服务。基金式管理就是将防贫资金以基金形式存入防贫专户,根据防贫需要拨付,余额结转下一年度。社会化经办就是采取政府购买保险公司服务的形式,通过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和完善的运行机制,认定防贫对象;政府按年度防贫救助总额的一定比例支付保险公司经办服务费用,并建立相应激励和约束机制。阳光化操作就是规范防贫对象认定流程,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筛查,各县定期通过医保、教育、民政等部门数据筛查防贫对象,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申请,当农户因病、因学、因灾等出现致贫返贫风险时,可申请防贫救助,有关部门对筛查和申请情况,通过入户查勘、评议公示、认定备案等程序后进行救助。

精准防贫有效控制了贫困增量。2018年,全市各县(市、区)通过大数据监测和群众自下而上申请,共救助防贫对象1538户、1515.61万元,避免了4000人致贫返贫,其中有18个县(市、区)返贫人口为零。与2016年相比该市返贫户减少99.1%,新增贫困户减少96.5%,精准防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