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河北农业大学:“顶天立地”,让学生在“双创”实践中成长成才

2022-12-01 09:14: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农业大学“四个融合”推进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

“顶天立地”,让学生在“双创”实践中成长成才

在阜平县,有一支由河北农业大学师生组成的乡村振兴小队。他们走遍阜平13个乡镇,收集了39个部门的382项资料,访谈各类人群1285人,利用首创的“资源全息脉络调查方法”和“资源多功能评价方法”,为该县量身打造了一个全域旅游发展“路线图”。

这样的乡村振兴小队,在河北农业大学还有很多。开创了“太行山道路”的河北农业大学,历来重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近年来,该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确立了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思创融合“四个融合”推进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边干边学、做学结合,不断在“顶天立地”的“双创”实践中成长成才。

顶 天

——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高校培养的人才如果不能满足行业产业需求,玩不转最新的企业平台设备,即使满足毕业条件也得回炉再造。”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曾凡力教授认为。

在日常教学中,他要求课程组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否“顶天”,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企业当下的需求。

2018年,曾凡力以专创融合课程《Bio-X创新科研综合实训》为平台,将核酸检测与非洲猪瘟、禽流感疫情场景融入教学。课后,学生们组成团队打造了“生物智造”实践平台,围绕产业需求的细分场景,开展试剂盒的研发和生产。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之时,河北农业大学的这群学生已具备了检测领域的核心素质。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成立了保定万测生物科技公司,专注检测酶的研发和生产。

“学生创新创业,要注重培养他们以创新创业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曾凡力说,正是拥有了这样“超前”的能力,保定万测生物科技公司才得以落地生根。

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新技术,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升级。

目前,该校建有农科创新中心、工程实训中心、文管创新创业实训室群、农科创新实验园、园林创新实践智慧园,形成了以生命实验教学平台、文管实验教学平台、理工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平台、现代农业体验中心为核心的项目训练中试平台。

依托这些平台,学生可通过实验课程选修、科研兴趣小组、预约设计性实验等形式,自主开展学习和研究,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此外,该校还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定物联网工程专业(智慧农业方向)卓越班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智慧农业卓越班,启动智慧家居、良好农业、精益创业、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等4个微专业建设,持续助力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立 地

——学农知农爱农,扎根“三农”一线

魏枭雄是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届毕业生,他的家乡陕西眉县是猕猴桃的发源地,改善传统的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造福家乡一直是他心里的梦。

毕业后,他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双创”理念,走上了自主创业路。短短几年时间,魏枭雄的唐农耕种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拥有5000平方米标准化车间、5万吨气调保鲜库和14条先进生产线。他所在的红东村80%的果农入驻唐农耕种销售平台,联结432家果农,帮扶320家贫困户,带动6个农业合作社,年人均增收约3875元。

“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就在于知农爱农情怀的培养与传递。”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申书兴表示,他们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科研训练、产业服务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植物保护学院教师王树桐依托学校“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结合“李保国志愿服务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带领不同专业学生梯队走进驿站,在技术服务中增长才干。他将专业课“农业植物病理学”进行了专创融合设计,引导学生边行动、边学习、边反思。“围绕优势特色开展融合教育,学生专业能力、家国情怀实现一体化培养,激发起了他们争做新时代‘新农人’的动力。”王树桐说。

据统计,近年来,河北农业大学共组织305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支农支教志愿服务等团队深入“三农”一线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连续两年获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先进集体奖。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双创”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01项,特别是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14项,获奖等级、数量位列河北省高校首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让师生深度参与地方服务,河北农业大学依托专家牵头的128个农业创新驿站,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农民“四方联手”,实现了产业链、人才链、学科链、创新链、服务链的“五链合一”。同时,持续加强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成果开发和转移转化,先后带动了一大批毕业生在自己家乡开展就业创业。

“下接地气,上通前沿。河北农业大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走出了一条新的‘双创’教育实践之路。”申书兴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课程、师资、平台、专业、文化等关键点持续发力,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让更多学生通过“双创”实践施展才华、服务社会。 (河北日报记者 霍相博 通讯员 张佳景 姚运肖)